公司首页

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往事如烟忆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施惟达教授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3-04-05 文章来源:菠菜老平台集合网

往事如烟忆菠菜资源平台大全

                                                      ——施惟达教授访谈录

 

施惟达,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文产研究院经理、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出版社社长,现任菠菜资源平台大全东陆书院经理、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本次访谈的主要内容是20世纪80年代菠菜资源平台大全中文系的情况,以及施惟达教授的研究、任教经历和东陆书院的情况。

 

采访人:施老师您好!您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菠菜资源平台大全中文系,请您谈一谈那时候菠菜资源平台大全中文系的往事。

施惟达老师:78级是改革开放以后招收的第二批老员工,第一批是77级。说是77级,其实也是到了78年才入学,不过他们是春季入学,我们是秋季入学。所以虽然听起来是两级,实际上是同一年入学的。77级、78级加上后来的79级,现在被称为新三届。“新三届”是针对于“老三届”而言的。所谓“老三届”,是指“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候的中员工,从初一一直到高三,一共6个年级。但是从届数来讲,因为它是初高中分开算的,所以是3届员工,6个年级。他们经历了红卫兵、经历了整个文化大革命、经历了上山下乡等等这样的一些过程,称之为“老三届”。老三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新三届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因为十年文化大革命,大学没有正规招生,只有过短暂的几次推荐工农兵上大学,但是考试、招生、录取这样的过程停顿了10年,一直到1977年才恢复高考,这得感谢邓小平,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

19771978两年参加考试的人很多,考生是从应届毕业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以来,十年积累下来的青年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经历了上山下乡,有的回城走向社会有了工作,甚至结婚生子,有的则仍然留在农村或农场的“知识青年”。我就是下乡后回城随后参加工作,并结婚成家有了一个未满周岁的女儿,于1978年考入菠菜资源平台大全中文系。所谓的“新三届”其实主要指的是7778级的员工,因为这两届员工社会考生(“知青”)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到79级社会考生的比例就比较小了。“新三届”的年龄相差非常大,我们班最小的大概就是16岁,最大的甚至30岁出头,10多岁的年龄差距。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以后走进课堂,老老小小集中在一个教室上课,非常有趣。由于荒废了10年,所以这一波人的读书热情和愿望可以说是相当旺盛。他们自觉学习、刻苦读书的精神,我估计以后也很难找到。包括你们,不知道你们刻苦不刻苦,对于学习的那种热情,爱学习的劲头,可能以后的员工,不是讲个别的,个别的当然都有,任何时候都有,但是就普遍一个群体而言,那么热爱学习,那么刻苦地学习的群体,我觉得很难再产生,因为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特殊背景下的产物。

我进了中文系以后,当时中文系的情况是还有几位老教授在。当时最老的应该是谁,我要想一下,因为已经过去40多年了,好像是张友铭、黄越等,这几位教授是文化大革命后仅存的中文系教授。中文系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名教授很多,如李广田、刘尧民、王兰馨、张文骐、汤鹤逸等。我的导师张文勋先生,今年已经95岁了,我们的老系主任。还有另外一位现在已经去世的导师——赵仲牧老师,那个时候他们还处于中青年的状态,1978年张文勋先生刚刚评上副教授,赵仲牧先生却连副教授都不是,就是一个讲师。这批人也是在年文化大革命中被被剥夺了教书的权利、上讲堂的权利。到了7778年以后,他们重新登上了讲台,像我们一样,他们也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教书的热情,就是要把知识、要把他们所学的东西、要把被10年耽误的时间夺回来,追赶现代化的历史大潮,这种使命感在驱使着他们。所以他们教书非常地忘我,对同学是尽心尽力。所以,我觉得讲7778级的时候,确实还要讲这批老师,他们那样的敬业精神,可能在以后也不容易找到,包括我们自己以后也当老师,是不是能做到像7778年那个时候、那种状态、那种激情,可能未必。

那是个非常难忘的年代,而且那个时候因为刚刚改革开放,大量国外的新的知识、新的学术、新的书籍如潮水般涌进来。和过去形成鲜明的反差,过去都是关起门来的,都没有这些东西。不仅如此,包括我们古代优秀的东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都是禁止的,这个时候是开放的。中国古代的东西,宝贵的东西,重新大放异彩,当然开始主要是国外的各种思想、观点、方法影响很大。所以那个时候有热情高涨的读书氛围,同时还有文化开放,思想活跃,学术民主、学术自由这样的一个氛围模式,现在也是很难再有了,大家拼命地吸收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来充实自己,想要把时间夺回来。当时的总体情况就是这个样子。不仅是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全国所有的高校都是这样的,员工组织诗社,出版刊物,各种各样的,非常活跃。

再讲几位中文系非常好的老师。比方说我们碰到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老师,郑月蓉老师,是教现代汉语的。现代汉语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讲语言学,很枯燥,但是郑老师讲起课来确实是眉飞色舞,而且把一些枯燥的知识,讲的非常生动有趣。现代汉语是中文系的基础课,现在大概也差不多,一进中文系就是现代汉语课,所以大家一下就被郑老师讲课吸引住了。再有一个就是王开莲老师,教古代汉语的,王开莲老师现在还在,郑老师去年已经不在了。因为古代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要难一点,所以有一些同学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难度。那时没有谁安排,学校课表上也没有安排,但是同学们会自觉地上晚自习,而且王开莲老师会来。白天讲完课,晚上来晚自习辅导,如果有什么不懂的话,还继续给大家解疑答惑。这些情景,今天40多年过去了,都还历历在目。我们的教室在会泽院,当时还叫红卫楼,文革中改的名,一楼的最高靠西边朝南的那一间,我们班人多,有108个人,所以是一个大教室。当时的情景就是这样,赵仲牧教师上课即使是大教室也人满为患,要在教室门口守着不让外系同学进来。我们的老师都是各有风采,当然学问比较大的老师,会受到更多的尊敬,当时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我毕业以后就留校了,但是我没有留在系上,而是被分配到了公司党委办公室,在公司党委办公室做秘书,做了一年。现在的话,高校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会比较热衷于去做行政的岗位,去学校的机关,做一个科长,做一个处长,很多青年教师都很喜欢到那里去。我们毕业那个时候,1982年,崇尚学术的氛围是很浓厚的。大家在高校工作都是愿意做教学工作,做科研工作,不太愿意做行政工作。所以我毕业到党办以后,并不是太安心,一年以后我考了研究生。我考取了张文勋老师和赵仲牧老师的研究生,当然是在职了,就是一面工作,一面读研究生的这种情况。当时,实际上我们中文系还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不要说博士授权点,硕士授权点都没有。我们有很强的老师,文艺理论有张老师、赵老师,还有杜东枝老师,还有已经去世掉的杨振铎老师,可能你们都不太知道,都是很强的老师,但是他们都没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因为他们有的是讲师,职称不够,就没有去申报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这是最强的了。另外还有研究方向很有特色的老师,包括像李子贤老师、傅光宇老师、张福三老师这样的一大批,是在国内少数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界比较有名的,他们也都没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当然那个时候的学校领导也比较保守,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到不管有没有条件都要积极努力去申报、去争取研究生的学位授权点。相反还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严格。我最记得当时我在党委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中文系去申报民族民间文学的硕士授权点,当时主要的校领导就质疑说:“他们不行吧,他们不够水平吧。”但是当时水平在学界比他们更不行,或者是更没有影响的,其他高校申报,都批下来了。当然后来学校也改变了态度,说没有授权点我们先招研究生,再积极去争取,算是有了突破。

那个时候,张老师是中文系第一个招收研究生的教师,是在1981年时,第一次招了两名研究生。这两名研究生毕业后,1983年张老师第二次招生。那个时候中文系就只有三个方向开招,一个是张老师的中国古代文论,严格的名称叫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是张文勋老师为主,加上赵仲牧老师。因为后来这个方向有适当的专业方向调整,不是简单的文学批评史了,主要是扩展到中国古代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文论。那年张文勋老师招了我和张国庆老师。其他老师,像蒙树宏先生,还有全振寰先生他们俩位是招现代文学方向的。全先生是北师大毕业,蒙树宏先生是清华毕业,去年都去世了。全先生还有个大家都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1923年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成立暨会泽院落成仪式的时候,她那时候还是小姑娘,用盘子捧着剪刀给唐继尧为仪式剪彩。全先生读北师大时,很多现代文学的大家,她都是和他们有过接触,听过他们的课,比如听过鲁迅的课。他们两位招了管乔中,管乔中是从潮洲师范学院考来的,现在是我们东陆书院的理事长。然后就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那边三位老师,李子贤、傅光宇、张福三,他们也招了三个同学。所以中文系共招了6个研究生,全校那年的硕士研究生总共招了40名。今天我们学校每年招收的研究生要到34000,翻了100倍。但是虽然是招研究生,其实那个时候菠菜资源平台大全中文系还没有一个硕士授权点,刚才我已经说了,所以我和张国庆老师两个人到86年毕业以后,是到武汉大学申请的硕士学位。所以我们的硕士学位不是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的,我们读研究生在菠菜资源平台大全读,毕业证在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发,但是学位证是武汉大学的学位证。是把论文提供到武汉大学去,人家审定、审核、答辩通过以后颁发学位证,是这样的情况。

从我个人的学术经历来说,大概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1983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大概一直到90年代。因为我的专业是中国古代美学文艺理论,所以这一段时间的研究主要方向就是中国古代的美学和文艺学。当然我的研究更多会结合中国传统,从文化的角度、从文化思想的角度来会多一点,而不是单纯地研究古代和文艺学本身。另外受大潮流的影响,也会做一些中西比较的东西。例如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虚静与迷狂:中西创作论的文化比较”。这段时间有大概七八年,这一阶段的成果主要是两部书,一部叫做《裂变的光芒》,主要关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文艺、美学;这个是巴蜀书社出的;再有一本书就是《中古风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的。当然这两本书有一定的承接关系,因为它的一些主要内容在《裂变的光芒》里面就有了,到出《中古风度》的时候,又做了一些补充修改,然后又加了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些论文,也不是全部,就是挑了几篇加起来出了一本书。更早溯源一下的话,实际是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拓展开来的。所以第一本完稿实际上是九十年代,但是出版书是在93年,第二本应该是到2000年才出的。第一个阶段我主要的方向就是这样。

第二个阶段就是从1990年开始,因为那个时候中文系我们大家都在寻找一些新的突破,寻找一些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寻找一些突破传统学科的,能够更贴近现实、更贴近我们实际的一些学科方向。所以那个时候张老师带着我们就开始了这一方面研究重心的转移。

当然与此相关,学校也成立了一个中国西南边疆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就简称西边中心。西边中心是研究我们西南边疆社会的文化经济和历史这样的一些内容,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另外从张老师个人的学术经历来说,他在50年代的时候,写过《白族文学史》,做过少数民族文学这一块的研究。后来80年代首先兴起的学术热是美学热,第二波兴起的是文化热,大家对文化的研究相当有兴趣。突破以往单纯地从文学或者历史或者经济这些纯粹的学科角度出发,而更愿意体现一些综合的视野,特别更基础的更深入的一些东西,那就是文化研究的事情。我记得大概1990年的时候,我随张老师到汕头去参加全国的一个文论会,在汕头大学召开。在旅途中的火车上张老师就跟我说,我们要找一些新的学科的突破点。于是商量搞一个叫做滇文化与民族审美的一个课题,强调做一些文化学的研究,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我们云南的一些传统的文学和审美。我们大致设计了一下,大概要包括一些什么研究内容。回来以后就积极组织实施,我请了一些同学,当然以中文系的同学为主,不过那时已经都毕业了,都是在高校或社会科学院工作的一些同学,根据我们拟定的提纲和各人的所长分配写作任务,最后我们统稿就成了一本书,叫做《滇文化与民族审美》。这本书比较早地提出滇文化的概念,而且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民族美学的东西,这个是一个标志性的东西。

另一件事,张老师组织我还有黄泽老师、张胜斌老师,(张胜斌老师后来不在了,调走掉了,现在也是海洋大学的博导。)写了一本《民族文化学》,从理论上阐述民族文化的涵义、特征、形态、结构、功能,民族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等等,努力想有一个突破,想在传统的中文学科以外,能够设立一个文化学的学科。《民族文化学》后来在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应该算是国内第一本吧,现在网上卖高价。当然要设立一个新的学科很难,别人不会轻易承认,当时做了很多工作,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刚才我说的西边中心,出了丛书,还专门召开了民族文化学的学术研讨会,出了论文集,等等。我们学校的民族学科是很强的,一直到今天都是这样,但传统的民族学主要是研究民族历史,民族识别,民族社会形态,我们就想从民族文化方面和一些新的突破,结合我们云南的特色和优势,来研究民族文化的问题。

199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0年左右,大概10年时间,我个人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民族文化。当然我只是说个人的主要研究方向,而且这个研究方向是有背景的,就是有张文勋老师和其他一些学校相关的老师参与的共同的研究方向。

我们这个方向实际上后来为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出了力的,我们的民族学开始有一个博士点,但不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只是在民族史上有一个博士授权点,是二级学科博士点。要升格为一级,必须有大概4个不同的研究方向,才能组成一个学科群,然后民族学才能升格为一级学科博士点。而建设民族学博士点,是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建设211工程的一个重大项目,因为要突破,建设211工程,要有标志性的成果,要有突破的成果。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就把这个民族学科的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今天也是一样,双一流还在建设民族学科。所以我们的民族文化加进整个学校的民族学科的建设,但是稍微改了一下,不叫民族文化,因为学科目录里边没有民族文化这个方向,那么有什么呢?有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所以我们以少数民族艺术这样一个学科方向加进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建设民族学重点学科的队伍里面。当时是三个老师,一个是我,一个是段炳昌老师,一个是黄泽老师。

三个老师又有不同的偏向,我的方向主要就是民族艺术理论,少数民族艺术理论;段炳昌老师就是偏重少数民族艺术史,黄泽老师就是偏重于少数民族艺术的实证研究。所以我们系(菠菜老平台集合网)第一次有的一个博士点,就是这个博士点。现在当然不只这一个,现在有好几个。

2000年的时候,我们成为了菠菜老平台集合网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刚才我说的段老师、黄老师和我,就是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开始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博士研究生。在这个点上我先后一共培养了9位博士。其中2008年和2009年两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者都获得了当年省教育厅评出的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

2008年以后,我就没有再招设在菠菜老平台集合网的民族艺术理论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而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研究院招民族文化产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因为当时学校开始规定,每个博导只能在一个方向招生。这个也和我的研究方向又有点转变有关系。在2000年以后,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开始兴起,云南同时也就大力地发展文化产业。因为我做的是民族文化,开始是民族文化的变迁、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一块做的比较多,后来觉得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在我们云南这个地方就要发展以旅游业为依托的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品、民族土特产品这些东西。就在旅游的开展过程当中,民族的文化产业也就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我们就在关注这些东西,我们写了一个分析丽江旅游业发展的报告,发表在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上。后来我和文产院的马翀伟教授又申请在民族学下新增一个民族文化产业的方向,获得批准在2008年开始招生。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所以实际上大概从2000年以后,我的研究方向慢慢地就从民族文化的理论,或者说是理论性的研究转到更加应用性的产业化方面,就是民族文化产业。这不仅仅是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大潮流,而且实践证明,民族文化产业化是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一条有效途径,当然这不是唯一的途径。

大约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文化产业研究所,2005年发展成文化产业研究院。2007年,我们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牌子,是首批获得这一设置的全国6所高校之一。同一年,云南省委宣传部依托高校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们的“云南民族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成为首批9个之一。当然我的民族文化产业博士点设在院里的,我从2008年开始招生到2013年,先后培养了8位博士。大概就是这样子。那么这段时间我个人的一些代表作品,比方说是《文化产业概论》《云南民族文化概说》等等。当然,《云南民族文化概说》还有一些同行、我的员工一起来编写,我是主持者之一。

《文化产业概论》这书,我是副主编,主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个资深教授,这部书是全国第一本文化产业的高校教材。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级和省级的课题成果就比较多了,不细说了。

采访人:我稍微总结一下,您刚刚有说到70年代到80年代的中文系的情况,然后讲了老师当年的一些经历;以及到后来研究方向的转变,从中国古代美学文艺理论,到民族文化学科,再到民族文化产业这样的转变;以及一些著作的情况。我们还想再了解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首先您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学科的选择和转变?

施惟达老师:学科的选择,实际上是根据社会的变迁和需要来做的一些变化。第一是整个社会在变化,我们传统的那些研究,它是有价值的,但是它确实和社会是有差距的。研究古代的文学作品,或者研究古代的文学批评,或者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它和现实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老是守着过去的那一套研究方法和它的研究模式来走,很难走出来。因为任何关于我司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创新,如果都是沿着老路来,又很难去创造什么新的东西,很难去为这个学科增加一点什么新的东西。这样没有增加的话,这个研究是没有价值的。为了使我们的研究能够有新的东西出来,新的东西从哪里来?它一定是要和社会的变化相关联的,不可能凭空地脱离社会。搞创新脱离现实生活很难搞,又不是做科幻小说的,科幻小说也还是从现实里面来的,对不对?它也不能脱离。所以研究的话,一定要和现实要有一个张力,不是说去研究现实问题,但是和现实要有一个关联度,不能离太远或者完全隔绝,这个是不行的。那么整个学术界的思潮实际上都是这样走的,一定要跟着社会的变化,有新的东西,有新的思潮出来,所以要变要新,那么学科要适当地调整、要突破;甚至要转向,要转移研究重点,这个是其一。

其二的话,我们是云南的学者,我们不在北京上海,没有占领着全国的学术制高点,对不对?我们的思想由于地理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我们和北京上海相比,总是有差异的。应该承认嘛,我们云南肯定和北京是有差别的,我们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和北京大学肯定是有差别的嘛,如果你的突破、你的创新是和人家一样的路子,人家搞什么你也跟着搞,那个东西你怎么搞得赢人家呢?你永远追着人家的屁股后面。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自己的突破。那么自己的突破在哪里?我们云南最丰富的最有特点的是什么?是我们的资源,不仅是我们的自然资源,我们有矿产对不对?这个是我们的自然资源,我们有生态,这些是我们的自然资源,但是我们也有文化资源,我们的文化资源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资源,所以要利用自己的优势。为什么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建设“211”、建设“双一流”,它都要紧紧地抓住民族学和生态学,你们想这个道理。为什么它不做别的学科,它不抓别的学科去建设“双一流”,去建设“211”的重点学科,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是我们的特点,既是我们的特点,也是我们的优势,因为别人不搞这个东西。

采访人:老师,我们接下来想问一些关于东陆书院的问题。之前通过资料了解到,东陆书院是2013年正式建立开办的。我们主要想了解一下,最初是怎么决定要建立一个东陆书院的?

施惟达老师:建立东陆书院的动因是我们的一个员工,刚才说到的我的一个同学,就是1983级的我的研究生同学,但我和他不是一个方向了,他是搞鲁迅研究的,我搞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当时我们关系很好。

因为他是侨胞,他是汕头人,他的父亲解放前夕就到香港去了,那么他母亲带着他们在这里。他的祖父辈就是华侨领袖,所以他毕业以后就到香港去了,到香港搞实业,就是投身实业界,就是搞经济了,没有再做学问。因为香港那个地方,你要做学问的话也不好做,而且他是硕士毕业,也没有太多的学术的资源可以去做这个东西。而且他也有经济的背景,他去做实业,这当然起起伏伏,最后还是发展比较好的。

这个人非常重情义,也非常有人文情怀,他非常怀念母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就愿意帮助年轻的员工们来学习。2010年我退休了,退休以后,我们见面,他说要让我继续为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做点事。做什么事?后来跟学校领导商量,就说搞一个书院。书院的目的,一是搭建一个学术的平台,给学者来做一些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另外一个就是能够为我们的学子提供一些高层次的指导。因为我们的员工,包括青年教师,很难接触外边的这些一流的专家学者们,那么书院希望能在这方面搭建一个平台,搞一个研习生的制度,聘请国外一些专业的知名度比较高的,水平比较高的一些专家,来指导我们的员工,包括青年教师。那么方法是什么呢?报名你要研究什么东西,当然因为书院嘛,主要是以搞中国古代传统的东西为主,所以主要是文史哲,从文化来说就是儒、道、佛。你要研究什么问题,列一个课题来上报。然后我看那个课题,觉得还可以,就在其他地方聘请一个这个专业的顶级专家来指导你做工作。

所以我们书院成立了以后,我们请的导师就是陈鼓应,是北京大学的特聘教授,是一个台湾的教授,搞庄子、老子研究的。《老子今译今注》《庄子今译今注》都是陈鼓应先生做的。第二个就是陈来教授,他是清华国学院的经理,冯友兰老先生的弟子,搞儒学研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经理,也是国务院李克强总理聘请的国务院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官员。第三个就是方立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搞佛学研究的,中国的一把手。所谓我们书院的四大导师,也都各自招了研习生的研习。然后开一些学术讨论,还办一些讲座。总之来说,为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平台,是做这样一个事情。经费是由管先生提供,学校也还是支持,学校也给了地方,给了一些办公的设备等等,都很支持。另外书院还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中文学科的老教授们出版他们的著作。比如六卷本的《蒙树宏文集》、八卷本的《殷光熹文集》、《吴进仁老师》等等。大概这个就是书院的情况。

采访人:我有点好奇当时书院的费用这种具体是怎么周转的?

施:资金不存在周转。他拨一笔钱过来,拨到学校的账户上,学校就专门列一个户头,就是东陆书院的户头,然后你要做什么事,你就到那去报账。之前就是这样子了。

采访人:那员工报课题是需要费用的吗?

施:有研习费用,研习费用是一个项目是5000块钱,拿发票去学校财务报账。

采访人:可以请老师聊聊您任教时期的事情吗?

施老师:我虽然不是中文系的在编教师,但中文系的事我一直都是积极参与的,本科的课我没有上过,但是在中文系带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参与中文系的团队建设等。我编制的工作在过学校好几个单位,我刚才讲了,开始在公司党委办公室,考上研究生一年以后我就出来了,当时是想回中文系去,确实是迫切地想回中文系去,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回去,就到了《思想战线》去做编辑,做了有七八年,做到副主编。后来从《思想战线》去出版社做社长,做社长的时间就长了,我做了13年的社长,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出版社。在做社长的期间还办了几件事,第一就是和文化厅合办《民族艺术研究》这样一个刊物,现在他们还继续办。当时我们文艺学不是要建学科吗?要建学科的话,要有一个刊物。后来段老师我们就商量就去文化厅,因为学科有一笔费用,文化厅民族艺术研究经费有困难,我们就去商量两家合办,经费我们出,大概合作了三年。我和原来的主编作为《民族艺术研究》的双主编,段老师他们是副主编,拿这个团队建设的钱进行刊物的创办。所以我当主编也当了几年。然后另外在2000年的时候,学校又办了一个刊物,又申请了一个刊号,叫做《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办的时候,我也是它的主编,我也在主办,也办了好多年了,后来让其他人去。所以创办了两个刊物,就除了出版社以外,同时创办了一个研究所,最后又创办了一个书院。刚才谈的是学术嘛,这个就是我在学术以外的另外做的一些工作。

采访人:基本上我们想问的您都讲的差不多了,最后您在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待了这些年,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趣事?轻松一点的,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施:讲一个小趣闻给你们听,和我们中文系有关的。当初搞改革开放,1980年代的时候,开始提的是改革开放搞活,搞活就是搞活经济。经商是最直接的搞活。于是全民齐动员,有顺口溜说“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把临街的围墙打开建成商铺,安装上卷簾门,称为“围墙经济”或“卷簾门经济”。学校也不例外,沿着围墙建商店或者是烧烤店,或者是米线店,创取收入。因为当时的学校不像现在,80年代的时候,学校的办学经费是非常紧张的,有一段时间学校还宣布过一个政策,就在大会上董事长宣布一个政策,凡是为学校创收50万以上的老师,直接评教授。可以想见学校经费的紧张,捉襟见肘。虽然一方面说大家的教学科研热情高涨,但那个时候确实很穷,也没有什么课题,也不像现在国家有很多课题可以去申报,一个重点课题就是几十万,一个一般课题有好几万这样的,那个时候都没有,研究什么都是自己去研究,经费也很紧张。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董事长一天忧心忡忡的,就是要怎么去弄钱,要怎么去扩大收入,要创收。学校东陆园的围墙外面全部支起烧烤摊,烟熏火燎的烧烤。我们中文系的乔传藻老师实在觉得是斯文扫地,就去找董事长,去跟他反映,意思是让他去管理一下,不要这样搞,学校要像个学校的样子,要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学校周围尽是烧烤摊,影响员工学习。董事长哪里有心思来管这个事情呢,有一分算一分,不把乔老师的意见当回事。乔老师很生气,就当面指责董事长:“你有知识没有文化。”虽然是一个趣事,但是你们可以从这样一则故事里面听出一些东西,当时的氛围是个什么氛围,当时的董事长是个什么样子,当时的教师是一个什么状态。

采访人:在最后,因为也是百年校庆在即,您有什么想对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的学子,尤其是中文系的员工说的一些话?

施:前两天我在学校办一个讲座,题目是“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诗歌诗论”。讲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讲古代诗歌与诗论中与天地相俯仰的温柔敦厚风格。有个员工就问我,说现在竞争那么激烈,要去竞争,和温柔敦厚是不是矛盾的。温柔敦厚,不是不要去争了。

其实我今天想说的意思呢,就是我们做为老员工、做为读书人,其实你在大学里面学的知识,到了社会以后,大多数都用不到,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用的,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你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你通过大学期间的整个氛围的熏陶以后,你能不能够确立一种态度,一种人生的态度、生活的态度,我觉得这个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联系到温柔敦厚,温柔敦厚其实是一种态度,它不是说不要去竞争,到处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它不是。它讲的是一种态度,就说你可以去竞争,但是你的行为要有底线,要有规范,不要不择手段。不要说别人没有底线,为了竞争我比他还不要底线,不能这样搞。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不是不爱财,钱谁不爱,对不对?你说我君子不爱财,那个东西也是虚伪的,特别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面。但是你要取之有道,你要合法地——用今天的话说,你要依法依规地来获得财富,而不是靠歪门邪道,靠坑蒙拐骗。温柔敦厚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态度。所以,你们要说我想对中文系的学子讲点什么,我就说希望你们能够坚守一种态度走向社会。社会有分工,不是人人都要去做学问,去搞纯粹的理论研究的东西,不需要。这些只是少部分人,即使是大学毕业也只是少部分人。我们班108个同学如饥似渴地学习,最后搞专业的有几个?只是极少几个,大量的人都是去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你有没有一个老员工的样子,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我们中文系的,能不能有一点儒雅之风,温柔敦厚之态?这就是我所希望于大家的。